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, 2025的博文

室內 IoT 感測器供電,太陽能是答案嗎?

图片
要讓 IoT 感測器在室內環境中穩定運作,選擇合適的供電方式至關重要。特別是在維護困難或電池更換成本高的地點,能夠 自我發電 的解決方案正受到關注。其中,許多專家都認為 室內太陽能(Indoor PV) 是最有潛力的選擇之一。 室內太陽能的優點 持續供電 – 在照度 200~400 lux 的辦公室環境下,可穩定產生 15~35 μW/cm² 的電力。 降低維護成本 – 延長電池更換或充電週期,長期節省成本。 環境友善 – 減少化石燃料發電的使用,降低碳排放。 限制與注意事項 輸出限制 – 在低光或陰影區域,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電力。 安裝位置 – 太陽能板需安裝在能最大限度接收光線的位置,以提升效率。 低功耗設計 – 感測器的韌體與硬體需採用超低功耗設計,才能確保穩定運作。 室內太陽能與其他能源的比較 室內太陽能在典型辦公室環境中可提供穩定電力,但與 熱電發電機(TEG) 、 壓電元件 、 RF 能量收集 等替代技術相比,效率會隨環境條件而異。例如,在高震動環境中,壓電元件可能更合適;在溫差明顯的環境中,熱電發電機則更有效。 應用案例 室內太陽能供電已被應用於智慧辦公室的溫濕度感測器、占用感測器、資產追蹤標籤等各類 IoT 裝置。特別是在天花板內嵌式或長期安裝、難以維護的設備上,成效尤為顯著。 結論 室內太陽能作為 低功耗 IoT 感測器的供電解決方案 具有極大潛力。然而,由於效率高度依賴光照條件,因此事先的環境分析與感測器耗電優化是不可或缺的。

為什麼酷熱反而成為冰淇淋銷售的毒藥?

图片
冰淇淋一直以來都是夏天的代表性零食之一。但根據最新統計, 2024年夏季,韓國的冰淇淋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高達35% 。儘管酷暑難耐,消費者卻開始遠離這款清涼甜品。這篇文章將揭示背後意想不到的原因。 1. 矛盾的現象:太熱反而讓人不想吃冰淇淋 一般認為氣溫升高會帶動冰淇淋的需求,但當氣溫超過 35°C 時,人們更傾向選擇 解渴速度更快的冷飲或冰水 。冰淇淋是需要慢慢享用的甜點,過熱的氣溫反而讓人感到負擔。 2. 生產成本上漲:椰子油、乳製品與砂糖 冰淇淋製造商正面臨 原料成本大幅上升 的壓力。 椰子油 作為主要進口原料,價格深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,加上 乳製品與砂糖價格也在上升 ,使得廠商不得不調高售價, 加重消費者負擔 。 3. 通路瓶頸:冷鏈物流面臨挑戰 長時間的高溫導致 冷藏配送系統與店內冷凍設備超載 ,部分便利商店與零售商 乾脆減少或停止進貨冰淇淋 ,導致消費者購買的機會下降。 4. 健康意識提高,消費偏好改變 現代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 低糖、無糖或具備功能性的冷飲 ,傳統高糖、高熱量的冰淇淋已經逐漸失寵。 刨冰、優格飲品與天然果物冷飲 正在成為夏季新寵。 5. 冰淇淋價格超過心理臨界點 目前一般冰淇淋的平均價格已超過2,000韓元(約新台幣50元),而高級產品更高達4,000~5,000韓元(約新台幣100~130元)。這樣的價格 對於衝動型購買者而言已構成阻力 ,尤其在有更多便宜且清涼選擇的情況下。 6. 品牌缺乏創新與差異化 許多品牌 多年來依賴同質化的產品線 ,而今年夏天正好突顯了這種策略的極限。若缺乏 即時解暑、功能型或便攜式 創新產品,消費者便會流向其他選擇。唯有 緊貼生活方式變化 的品牌,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。 結論:酷熱不再是保證銷量的助力 「越熱越賣」的冰淇淋時代已經結束。要讓冰淇淋在夏天熱銷, 消費行為、健康意識、價格敏感度與流通環境 都必須同步契合。酷暑可能是機會,也可能是風險,若沒有靈活而明智的策略,品牌將面臨市場邊緣化的危機。

IR 遥控器与智能钥匙的区别:原理、功能与安全性全面解析

图片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常见的无线控制技术有两种: IR(红外)遥控器 和 汽车智能钥匙 。 它们都实现了“远程控制”功能,但在工作方式、通信协议和安全机制上却大相径庭。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、使用环境、安全性等多个维度,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详细比较。 1. 通信方式的差异 IR 遥控器 通过红外 LED 发射不可见的红外光信号,通常使用 38kHz 调制方式,直线传输给接收器。 智能钥匙 使用 低频(LF:125kHz) 和 射频(RF:315MHz/433MHz) 进行双向通信。 LF 用于检测钥匙是否靠近,RF 则用于与车辆进行加密认证。 2. 通信距离与方向性 IR 遥控器: 一般工作距离为 5~10 米,必须对准接收器,且无法穿透障碍物。 智能钥匙: 可在 10 米以上工作,无需对准车辆,一些带有 UWB 的型号还能实现精确定位。 3. 功能与使用目的 IR 遥控器: 主要用于控制家用电器,如电视、空调、机顶盒(如开关机、调节音量等)。 智能钥匙: 支持自动解锁/上锁、远程启动、行李箱开启、车辆加密认证等高级功能。 4. 安全性对比 IR 遥控器 传输的是简单的明文信号, 几乎没有加密 ,很容易被复制或重放。 目前已有许多通用遥控器或手机 App 可以学习并模拟 IR 信号。 智能钥匙 通常采用 滚动码(Rolling Code) 或 AES 加密 技术。 每次通信信号都是唯一的,即使被拦截也无法复用,有效防止中继攻击、RollJam 等破解手段。 5. 电池寿命与功耗 IR 遥控器: 功耗极低,一般使用两节 AAA 电池可持续数月至一年。 智能钥匙: 因持续通信而耗电较多,通常使用 CR2032 纽扣电池,续航约 6~12 个月。 6. 故障时的应对方式 IR 遥控器: 可使用手机相机检查红外 LED 是否发光,并确认角度方向是否正确。 智能钥匙: 电池耗尽时可使用 NFC/RFID 紧急认证,或使用隐藏的机械钥匙开启车门,近距离贴近启动按钮也可完成认证。 总结 IR 遥控器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非常适合控制家电等基础设备。 而智能钥匙则是一种集加密通信、身份认证和远程操作于一体的复杂系...

糖醋肉的含义与起源:揭开韩式中餐名字的秘密

图片
1. “糖醋肉(탕수육)”名字的含义 “糖醋肉”这个词由汉字组成: “糖”表示甜,“醋”表示酸,“肉”表示肉类 ,直译就是 “甜酸肉” 。 仅凭这个名字,就能看出这道菜的味道特点和烹饪方式。 2. 中国本土的原型——“咕噜肉(咕嚕肉)” 糖醋肉源于中国广东菜中的 “咕噜肉” 。 这道菜以猪肉切成小块后油炸,再淋上酸甜酱汁。 在广东话中,“咕噜”一词蕴含“酸香酥脆”的意味,正好体现了这道菜的口感。 3. 韩式糖醋肉的再诠释 传入韩国后,糖醋肉根据当地口味进行了调整。 酱汁更浓稠、更甜 ,并加入了胡萝卜、洋葱、黄瓜、青椒等丰富配料。 油炸外衣更加酥脆厚实,“浇汁派”(부먹)与“蘸酱派”(찍먹)之争,更成为围绕糖醋肉的一大文化现象。 4. 牛肉?鸡肉?糖醋肉的多样化 传统糖醋肉以猪肉为主,但如今出现了 牛肉糖醋肉 、 鸡肉糖醋肉 ,甚至 素食蘑菇糖醋 等多样版本。 这也反映了中餐在韩国融合演变的趋势,食材和做法不断创新。 5. 其他带“糖醋”的菜品 糖醋虾: 油炸虾仁淋上糖醋汁的料理 糖醋蘑菇: 油炸香菇、平菇等配以糖醋酱的素食菜 糖醋饺子: 炸饺子加糖醋汁的创意小吃 6. 为什么如此受欢迎? 糖醋肉与炸酱面、辣汤面并列为韩国中餐的 三大经典菜 , 深受儿童到老人等各年龄层的喜爱。 酥脆的口感与酸甜酱汁的结合 ,再加上适合分享的特点, 让它成为家庭聚餐、公司聚会及宴席上的常见菜品。 7. “糖醋肉”的文化符号 在韩国,糖醋肉不仅仅是一道菜,更是一种 社交体验 和 有趣的文化话题 。 “蘸酱还是浇汁”的讨论,充分体现了糖醋肉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, 这种有趣的文化也让人们对这道菜的喜爱更深。 8. 总结 糖醋肉是一道 名字就能概括味道与烹饪方法 的菜肴。 “糖醋”体现了酱汁的甜酸口感, “肉”则代表香酥可口的肉类基础。 虽然它源于中国,但如今的糖醋肉已成为 韩国饮食文化中独特的代表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