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食品流通問題”的博文

為什麼酷熱反而成為冰淇淋銷售的毒藥?

图片
冰淇淋一直以來都是夏天的代表性零食之一。但根據最新統計, 2024年夏季,韓國的冰淇淋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高達35% 。儘管酷暑難耐,消費者卻開始遠離這款清涼甜品。這篇文章將揭示背後意想不到的原因。 1. 矛盾的現象:太熱反而讓人不想吃冰淇淋 一般認為氣溫升高會帶動冰淇淋的需求,但當氣溫超過 35°C 時,人們更傾向選擇 解渴速度更快的冷飲或冰水 。冰淇淋是需要慢慢享用的甜點,過熱的氣溫反而讓人感到負擔。 2. 生產成本上漲:椰子油、乳製品與砂糖 冰淇淋製造商正面臨 原料成本大幅上升 的壓力。 椰子油 作為主要進口原料,價格深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,加上 乳製品與砂糖價格也在上升 ,使得廠商不得不調高售價, 加重消費者負擔 。 3. 通路瓶頸:冷鏈物流面臨挑戰 長時間的高溫導致 冷藏配送系統與店內冷凍設備超載 ,部分便利商店與零售商 乾脆減少或停止進貨冰淇淋 ,導致消費者購買的機會下降。 4. 健康意識提高,消費偏好改變 現代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 低糖、無糖或具備功能性的冷飲 ,傳統高糖、高熱量的冰淇淋已經逐漸失寵。 刨冰、優格飲品與天然果物冷飲 正在成為夏季新寵。 5. 冰淇淋價格超過心理臨界點 目前一般冰淇淋的平均價格已超過2,000韓元(約新台幣50元),而高級產品更高達4,000~5,000韓元(約新台幣100~130元)。這樣的價格 對於衝動型購買者而言已構成阻力 ,尤其在有更多便宜且清涼選擇的情況下。 6. 品牌缺乏創新與差異化 許多品牌 多年來依賴同質化的產品線 ,而今年夏天正好突顯了這種策略的極限。若缺乏 即時解暑、功能型或便攜式 創新產品,消費者便會流向其他選擇。唯有 緊貼生活方式變化 的品牌,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。 結論:酷熱不再是保證銷量的助力 「越熱越賣」的冰淇淋時代已經結束。要讓冰淇淋在夏天熱銷, 消費行為、健康意識、價格敏感度與流通環境 都必須同步契合。酷暑可能是機會,也可能是風險,若沒有靈活而明智的策略,品牌將面臨市場邊緣化的危機。